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股市触顶前的三个征兆

当前我们可能比大多数投资者所认为的更接近一个大的股市顶点。这是我在比较现在的股市环境和上世纪几个大顶点时所得出的结论。




当然,通过比较我们也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在接近顶点。就像马克•吐温(Mark Twain)说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本着这一观点,我研究了自1920年代以来上世纪的35个牛市顶点。我在找寻股市自身和其他众多的内部因素(比如企业盈利和市盈率)其中的规律和模式。与此同时,我也关注小公司股票、成长股以及价值股在触顶前的几个月的表现。



我依仗的信息源包括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所建立的关于标普500指数企业盈利和市盈率的数据库,以及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尤金•法玛(Eugene Fama)和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肯•弗伦奇(Ken French)维护的关于小盘股和大盘股、成长型和价值型股票相对表现的数据库。至于如何定义何时是牛市和熊市的起始时间,我采用的则是Ned Davis Research所采用的精准释义。



牛市破灭之前的急升



通常来说,在一轮超常的良好表现之后,牛市将会遭遇破灭。换言之,在牛市结束前夕有时的确能迎来最好的投资回报。在牛市的最后阶段,股市并不会放缓,股市顶点的股价图通常呈尖锐的山峰状而并非平原状。



自1920年代起,牛市平均在到达顶点前的12个月中上升超过21%──这比长期的平均水准整整高出两倍之多。而最近的股市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颇似顶峰前的平均水准:这阶段的标普500指数已经上升近23%。



风险最大的股票大放异彩



股市在触顶前最显著的特性之一,就是风险最大的一批股票表现远超风险上最为保守的股票。



法玛和弗伦奇设计了两个风险指标。一是价值股对比于成长股的相对表现。一支股票市净率低意味着它是价值股,市净率高则标志着它是成长型股票。第二个风险指标是小公司股票相对于大盘股的表现。



不幸的是,近期的种种情况都符合这一模式。实际上,在过去12个月,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的差额超出历史平均值的两倍以上(法玛和弗伦奇认为价值股比成长股风险大)。虽然小盘股还没有超出大盘股如此大的差额,但小盘股也是遥遥领先。



股市顶点的市盈率



我本以为,在股市顶峰的时候,市盈率会相当之高。然而我的研究结果却与此大相径庭。



标普500指数自1920年代起在牛市顶点的市盈率是18.7,仅比上世纪这80年的平均值16.8高一点点。



从另一方面来说,标普500指数现如今的市盈率并不十分高。从过去12个月直至今年6月30日,以每股的盈利来算,现在市盈率为18.5(注:对于还未提交六月季度报表的公司以标普的估算为准)。也就是说,现在的市盈率仅比历史上牛市顶点的平均值稍低一点。



而根据所谓的“希勒市盈率”(Shiller P/E),情况更不妙。这个以这位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命名的市盈率算法,主要运用过去10年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平均盈利来进行计算。从历史上看,它比起传统的市盈率算法有更好的预测记录。现在的希勒市盈率高达23.8,远高于过去牛市顶点时的平均数20点。



不消多说,并不是所有的数据显示的都是坏消息。领先经济指标指数并没有显现在近期内会有任何经济衰退的迹象。而在利率上涨的同时,历史记录上曾有效预测未来的收益率曲线现如今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势头。这些都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正离开经济转折期,而只有在转折的时候,经济才有极高的下行风险。



当然,在下一个熊市之后,该熊市形成的原因会瞬间变得清晰明了。到时候我们将会为没有提早预测到它感到悔痛万分。



其实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清晰明了。诚然,参照历史记录的预测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科学之举。我们现在只能说,当我们把眼下的股市和历史上的股市顶点相比较的时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忧的类似之处。



这并不说明现在的牛市必然要马上终结。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盲目自信了。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如何识别身边的金融“僵尸”

一位读者写道: “救救我。我刚刚看完了AMC电视台的《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在电影院看了《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我开始怀疑我的基金经理可能就是个僵尸。我一直在看财经类电视节目,我觉得华尔街上很多人肯定也是僵尸。我怎么才能确定呢?有什么预兆没?” 此致 受惊吓者,塔斯卡卢萨(Tuscaloosa) 亲爱的受惊吓者: 谢谢你的邮件。我觉得你说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有些人好几年来一直怀疑“僵尸末日”已经开始。(比如你是否有注意到,没几个人还在思考?他们不过是在四处游走,像……就像僵尸一样。) 这事在华尔街尤其糟糕。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僵尸病爆发来解释,特别是财经评论员动辄如此荒唐地乐观这件事。 如果你在研究海地僵尸的故事,就会发现典型的僵尸已经完全失去了自由意志。他们基本上跟机器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什么也不想。 这是否让你想起了你所知道的某条街上的那些人? 和僵尸不一样的是,大部分手持MBA文凭的理财经理倒还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但他们要说的东西并不比一部B级片里面的怪物多了多少智慧。以下五种句式说明跟你打交道的一定是个金融僵尸。 1. “哈哈哈……场外现金跃跃欲试……市场正在走高。” 交易时段打开电视调到任何财经节目,你基本上都能听到有人像念咒语一样地反复念叨这句话。你知道吗?其实并没有所谓“场外资金”等着进入市场,然后神奇地推动股价进一步走高。不可能有。为什么呢?因为每当有人买入一股股票,就必须有另外一个人卖掉这股股票。所以不过是股票和现金在换手,根本就没有什么资金“进入”市场。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但“场外资金”的咒语拒绝消失。怎么解释?僵尸! 2. “啊啊啊……大逆转来了……撤离债市……进入股市。” 这是“场外资金”论的第一代表亲。这一观点的意思是,“人人”手头都积满了债券,都要卖掉债券、买进股票。可惜这个预设没有道理,原因跟“场外现金”论没有道理一样。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卖出债券、买进股票,因为每当有人出售一手债券,就得有另外某个人买下它,每当有人买进一股股票,就得有另外某个人卖掉它。牌换了手,但整副牌还是一样的。僵尸! 3. “哦哦哦……家庭部门表现不错……已经没有债务麻烦。” 说实话有段时间我听到这话时,真以为说话的人是在抽大麻或是在吃迷药。现在我知道得更清楚了。有没有看到那呆滞的眼睛,那苍白的皮肤? 据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说,2008年第一季度、也就是泡沫高峰时期,美国家庭一共欠了13.8万亿美元的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在今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为──鼓声响起来吧──12.8万亿美元。 确实是这样的。在过去五个残酷的年头里,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与救援、破产与止赎、经济衰退与资产减记,同时联邦政府推高国债水平以维持运转、私营部门“修补”资产负债表──在这一切之后,了不起的美国家庭终于把债务水平降低了区区7%。(开心!)今天的债务水平仍跟2006年年底的时候一样。 4. “呀呀呀……公司资产负债表这么好看……” 我们可以再次从美联储那里了解到具体情况。美国企业债务刚刚超过了家庭债务,在世人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今天美国非金融企业欠债约12.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07年年初才9.9万亿美元。僵尸们喜欢拿企业银行户头上的大额现金说事,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为了避税而在海外持有。僵尸们很少提到等式的另一端──呈螺旋上升的债务。 据美联储说,美国非金融企业今天的债务总额相当于它们净值的50%。在没多久之前的2006年,这个数字才40%。二战以来的平均水平是:37%。 5. “嗯哼……股票……一年……会赚9%。” 要是过于详细地讨论这条谣言,那我就是在考验读者的耐心了。不管怎样,它也是僵尸们的一句口头禅。任何人说这句话且不提股市的估值,都是完全没有开动脑筋。这样的人可能还会沿着大街晃荡,圆睁双眼,两臂前伸。 Brett Arends 本文译自《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