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华尔街银行家和投资者走上歧途的是相似的事件:2011年是2008年的重演,金融动荡的历史在一个没有尽头的循环中周而复始。
正如过去的这个周末,一位大型基金的经理一边走进办公室为一个动荡的周一做准备,一边暗自低语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几乎令人作呕。
那些把2011年看作“2008年续集”的人如今恰恰遭遇了自己的“雷曼时刻”。只要把上周五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对美国信用评级历史性的下调换成2008年9月投行雷曼兄弟的崩塌,砰!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你得到了雷曼事件的翻版,而且令全球市场惊慌不已。
他们在最后一点上说对了。周一投资者看起来明显惊慌不已,亚洲和欧洲股市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暴跌643.76点,跌幅超过5%。
不过,仅仅是市场动荡并不足以证明历史在重演。
借用一下常被用作投资泡沫借口的一句话,这次是不同的,那些透过2008年棱镜看待现在的问题的银行家、投资者和公司高管可能错误地估计了全球经济面对的问题。
三年前的金融危机与这次有三个根本不同点。
让我们从最明显的说起:两次危机的起因完全不同。
上次的危机是由下向上扩散的。危机开始于过于乐观的买房人,然后沿着华尔街的证券化机器向上,在信用评级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最终影响到了全球经济。那次是金融业的崩溃导致了衰退。
与之相反,这次的困境却是一个由上而下的过程。全球政府难以刺激本国经济、保持良好的财政状况,他们渐渐失去了企业和金融界的信任。
这进而导致私营部门支出和投资的锐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和银行是受害者,而不是始作俑者。
第二点不同或许是最重要的:在2007-2008年的危机前,金融公司和家庭一直享受着毫不费力就获得的大量信贷。
当泡沫破裂时,随之而来的急速去杠杆过程造成了大规模的衰退性冲击。
这次,问题恰恰相反。经济低迷促使公司和个人将钱存起来、避开负债,造成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
最后一点不同是前两点不同的一个直接结果。鉴于2008年金融灾难的成因,当时有一个简单但痛苦的解决方法:政府不得不介入,以通过低利率、银行救助和向经济中注入现金提供大量流动性。
当时,一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官员称这种方法为“速战速决”(译者:shock and awe,军事用语,如伊拉克战争。)另外一名官员则一言蔽之:我们要为每样东西提供最终支持。
实施这项政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全球各国政府共向金融系统注入了约1万亿美元。对于那些不得不为别人的过错而买单的纳税人来说,这也并不公平。但无论如何,该政策最终还是成功避免了一场全球大萧条。
不过,如今的议事日程上并没有这种应对策略。当前的问题并不是由缺乏流动性(例如,美国企业目前坐拥创纪录的现金储备)或杠杆率过高引起的。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再负债累累。
真正的问题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以及对政府是否有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缺乏长期信任。
如果你对这一点存疑,看看金融系统“各管道”(包括回购市场和银行同业拆借等)存在的问题便知,要么你可以问问标普或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的买家,看看他们对于政治领导人理清这一团乱麻有多大信心。
本次危机的独特性意味着借助上次危机中用过的武器是行不通的。
华尔街现在极力要求货币当局出手干预,希望美联储或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为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即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
这也太2008年了。
即使中央银行愿意这么做,向一个资金已十分充裕的经济体注入更多资金其实并不能提供什么安慰。这些天来,大型企业对银行一直颇为不满,前者在安全但闲置的账户中存入了超额资金,这一点从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上周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举措就可见一斑,该银行竟然向准备在它这里存钱的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
至于那些紧张不安的投资者,美国或德国政府再多印几十亿钞票可能也不足以说服他们重返股市。
2011年,金融界不能再向政府伸手要钱,希望得到救济。为摆脱目前的困境,市场将不得不依靠其内在力量,或坐等政界人士采取“既治标又治本”的举措来刺激经济增长。
由市场引导的解决办法并非不存在。当资产价格有一天变得很低时,投资者和企业的“动物本性”就会被再度唤醒。
正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次致信股东时所说:我们通常是在大家对宏观经济的担忧达到顶点时买到了最好的东西。
另一种选择方案是,希望欧美领导人会推行重振需求和投资增长所需的财政和劳动力市场改革。但这势必要花点时间。
和以往一样,过去的情况看起来常常要比眼下的形势简单得多。但现实是,与2008年不同,政府资金在目前承受了很大压力的经济环境下毫无益处。
仅供参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