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当瑞银集团(UBS)顾问Chuck Huebner接到合规部门质问其为何为客户购买了某只股票时,他便知道自己和大型券商的缘分已经尽了。他所购买的股票就是巴郡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
Huebner认为去年初时购买巴郡是一笔好买卖,当时市场依然走势挣扎,所以他就迅速大举买进。问题在于瑞银的股市分析师并不观察这只股票,于是引来了公司合规部门的质询。 「他们希望我们给出买进这只股票的合理理由,」他说,「意思是说和巴菲特一起投资都还不够好吗?」
据路透社报道,Huebner已经在该行业摸爬滚打36年,如今越来越多的顾问和大型券商机构说拜拜,到了2月,Huebner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他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Grosse Pointe成立了Pointe Capital Management LLC公司。
根据行业追踪机构Discovery的资料,在2008年11月到今年2月期间,约有1500名经纪人逃离大型金融机构,加盟独立小公司。
截至目前,对于前四大券商来说,这些人员流失只是九牛一毛,这四家公司分别为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共同所有的摩根士丹利美邦(Morgan Stanley Smith Barney)、美国银行旗下美林、富国银行以及瑞银,他们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总计达4.6万亿美元。
财富管理行业日益热烈的争论重点是,这一出走潮是已在去年达到巅峰,还是将在未来数年抢夺大型机构的市场份额。
独立观察人士表示,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因为越来越多的顾问厌倦了华尔街的争斗以及大型银行的官僚气息。
「我们日益发现很难用一种集中管理的方式去代表我们的客户,」Huebner称,「市场即将触底,我们却看到了一系列我们不喜欢的行业问题。」
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
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
Buffett's Top 10 Investing Secrets
"I can say the dumbest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a fair number of people will think there's some great hidden meaning to it or something."
-- Warren Buffett, the oft-quoted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NYSE: BRK-A) (NYSE: BRK-B) and unofficial holder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title.
There's a big risk in listening to someone give advice outside his circle of competence. Listen to a Hollywood actor speak for five minutes if you want proof.
Keeping this warning in mind, I've assembled Warren Buffett's top 10 nuggets focusing solely on his area of unquestioned expertise -- investing.
10. "A ham sandwich could run Coca-Cola."
Believe it or not, that's a compliment to Coke (NYSE: KO). It speaks to why it's Berkshire Hathaway's biggest stock holding. As Peter Lynch put it, "Go for a business that any idiot can run -- because sooner or later, any idiot probably is going to run it."
9. Margin of safety
As with many of his most beloved tenets, Buffett got this one from his mentor, Benjamin Graham. A margin of safety simply means buying in at a price well below your best estimate for a stock's intrinsic value.
In other words, don't just buy names like Visa (NYSE: V) and 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 because they are great companies with strong moats (more about moats later). Go the extra step, and only buy them when they are great companies selling for good to great prices.
8. The concept of inner scorecard vs. outer scorecard
"If the world couldn't see your results, would you rather be thought of as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but in reality have the world's worst record? Or be thought of as the world's worst investor when you were actually the best?"
Those who answer the latter have an inner scorecard. They'll have the ability to be a true contrarian, ignoring the world's judgment and focusing on long-term results.
7. Don't fall into the false precision trap
"We like things that you don't have to carry out to three decimal places. If you have to carry them out to three decimal places, they're not good ideas."
It's important to keep the big picture in mind. A 20-tab Excel model that calculates a company's value on a discounted cash flow basis is useless unless you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enough to feed in good assumptions. When Buffett made a killing on PetroChina earlier in the decade, the mispricing was so obvious that his only due diligence was reading its annual report. Not recommended for mere mortals, but you see his point.
6. A stock is the right to own a little piece of a business
Another Graham idea. We frequently divorce a stock from its underlying company, especially when Mr. Market is delivering up a volatile stock price. Remember, though, that in the long run, a stock is only as good as the company backing it up. Kind of like how a promise is only as good as the person making it.
5. "Intensity is the price of excellence"
When asked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key to his success was, Buffett answered "Focus." Microsoft founder Bill Gates answered the same way.
Buffett reached his current heights not only because of his brilliant mind, but also because of a focus that has had him analyzing stocks for hours on end, just about every day, for decades.
The takeaway for armchair investors is to stick to buying and holding index funds and ETF's, unless you have the time to dedicate to individual stock picking. Even then, indexing should be the core of most portfolios.
4. "I will tell you how to become rich. Close the doors.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Remembering the Buffett concept of an inner scorecard, and the Rudyard Kipling admonition to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can lead to outsize returns as Mr. Market sways back and forth.
3. "Leverage is the only way a smart guy can go broke."
Debt is dangerous. That's why you can have banks rife with Harvard MBA's (hello, Goldman Sachs and JPMorgan) that are always a few days away from bankruptcy via a crisis in confidence. See also: Lehman Brothers.
For regular investors, buying stock on margin replicates this risk. Don't do it.
2. The concept of a "moat"
Buffett looks for companies with moats, 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strength of Coca-Cola's moat (its brand) is why he believes a ham sandwich could run it. The stronger a company's moat, the more likely it will be a leader for decades rather than years.
For examples, see some of the other companies Berkshire Hathaway owns a significant stake in: Johnson & Johnson, GEICO, Procter & Gamble, and Wells Fargo (NYSE: WFC).
1. The Snowball
Buffett's definitive biography, "The Snowball," is titled so because it sums up his life in two words. Over everything else, Buffett believes in the power of patiently compounding over time. In investing, that means start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he started as a pre-teen), avoiding short-term risks even if it means lower possible returns (rule No. 1: never lose money), and letting investing returns build upon itself.
By heeding these 10 lessons from Buffett, we can all turn our snowballs into snow forts.
-- Warren Buffett, the oft-quoted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NYSE: BRK-A) (NYSE: BRK-B) and unofficial holder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title.
There's a big risk in listening to someone give advice outside his circle of competence. Listen to a Hollywood actor speak for five minutes if you want proof.
Keeping this warning in mind, I've assembled Warren Buffett's top 10 nuggets focusing solely on his area of unquestioned expertise -- investing.
10. "A ham sandwich could run Coca-Cola."
Believe it or not, that's a compliment to Coke (NYSE: KO). It speaks to why it's Berkshire Hathaway's biggest stock holding. As Peter Lynch put it, "Go for a business that any idiot can run -- because sooner or later, any idiot probably is going to run it."
9. Margin of safety
As with many of his most beloved tenets, Buffett got this one from his mentor, Benjamin Graham. A margin of safety simply means buying in at a price well below your best estimate for a stock's intrinsic value.
In other words, don't just buy names like Visa (NYSE: V) and 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 because they are great companies with strong moats (more about moats later). Go the extra step, and only buy them when they are great companies selling for good to great prices.
8. The concept of inner scorecard vs. outer scorecard
"If the world couldn't see your results, would you rather be thought of as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but in reality have the world's worst record? Or be thought of as the world's worst investor when you were actually the best?"
Those who answer the latter have an inner scorecard. They'll have the ability to be a true contrarian, ignoring the world's judgment and focusing on long-term results.
7. Don't fall into the false precision trap
"We like things that you don't have to carry out to three decimal places. If you have to carry them out to three decimal places, they're not good ideas."
It's important to keep the big picture in mind. A 20-tab Excel model that calculates a company's value on a discounted cash flow basis is useless unless you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enough to feed in good assumptions. When Buffett made a killing on PetroChina earlier in the decade, the mispricing was so obvious that his only due diligence was reading its annual report. Not recommended for mere mortals, but you see his point.
6. A stock is the right to own a little piece of a business
Another Graham idea. We frequently divorce a stock from its underlying company, especially when Mr. Market is delivering up a volatile stock price. Remember, though, that in the long run, a stock is only as good as the company backing it up. Kind of like how a promise is only as good as the person making it.
5. "Intensity is the price of excellence"
When asked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key to his success was, Buffett answered "Focus." Microsoft founder Bill Gates answered the same way.
Buffett reached his current heights not only because of his brilliant mind, but also because of a focus that has had him analyzing stocks for hours on end, just about every day, for decades.
The takeaway for armchair investors is to stick to buying and holding index funds and ETF's, unless you have the time to dedicate to individual stock picking. Even then, indexing should be the core of most portfolios.
4. "I will tell you how to become rich. Close the doors.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Remembering the Buffett concept of an inner scorecard, and the Rudyard Kipling admonition to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can lead to outsize returns as Mr. Market sways back and forth.
3. "Leverage is the only way a smart guy can go broke."
Debt is dangerous. That's why you can have banks rife with Harvard MBA's (hello, Goldman Sachs and JPMorgan) that are always a few days away from bankruptcy via a crisis in confidence. See also: Lehman Brothers.
For regular investors, buying stock on margin replicates this risk. Don't do it.
2. The concept of a "moat"
Buffett looks for companies with moats, 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strength of Coca-Cola's moat (its brand) is why he believes a ham sandwich could run it. The stronger a company's moat, the more likely it will be a leader for decades rather than years.
For examples, see some of the other companies Berkshire Hathaway owns a significant stake in: Johnson & Johnson, GEICO, Procter & Gamble, and Wells Fargo (NYSE: WFC).
1. The Snowball
Buffett's definitive biography, "The Snowball," is titled so because it sums up his life in two words. Over everything else, Buffett believes in the power of patiently compounding over time. In investing, that means start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he started as a pre-teen), avoiding short-term risks even if it means lower possible returns (rule No. 1: never lose money), and letting investing returns build upon itself.
By heeding these 10 lessons from Buffett, we can all turn our snowballs into snow forts.
2010年3月25日星期四
熊市的十个理由
穆迪公司资深信贷分析师卡西迪(Kevin Cassidy)不久前对投资者发出了告诫:即将到期的高收益率企业债券规模已经达到了7000亿美元之巨,“若是企业界的情况不能够尽快改善,一场2012年大雪崩几乎是注定就要到来。”
这就让我回忆起了2008年9月,当时,鉴于8710亿美元企业债券将于年底到期,我们也曾经发出过类似的警告。我们那时认为,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信贷毒瘤逐渐蔓延开来,蚕食我们金融机体的健康部分,一是发生休克性的事故,使得整个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
对于卡西迪这种信贷峰顶将要发生雪崩的预测,我不能不表示同意。由于相关风险已经从企业方面转移到海外投资者那里,雪崩的规模和后果还将变得更为巨大和復杂。尽管将现在的情况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多少会让人感到惊慌,但是真正精明的投资者确实都在持续监控着企业信贷情况,将其作为股市低迷时期开始的风向标。
眼下,股市刚刚创下近十八个月以来的新高,在这当口,投资者不可能不开始思考我们还残留多少上涨的机会,毕竟企业很快就将不得不面对严酷的债务问题了。股市若还想找到上涨的空间,就需要信贷市场表现出超现实的力量。
难道说,刚刚出现的好心情真的要被一阵风吹散了吗?
毋庸赘言,至少在过去一年当中,牛派是真正的胜利者。无论对于这现实的各种解释是否能够让你接受,但是归根结底,股价才是最终的指标。市场是永远不会错的,仅仅依靠理念不可能赚到钱。
就企业信贷问题说来,其实投资者才是关键,因此,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等待市场的恐怕很难是什么好运。以下我将举出十条理由,来说明我们所真正经历的,其实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熊市,至于近期的好运,只不过是一次短短的周期性牛市而已。
1、虽然希腊已经获得了相当规模的援助,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他们有大约200亿欧元的债务将于四月和五月到期。希腊的问题绝不会只蔓延到自己的国境为止。即便是如我们的善良预期,相关各方可以达成一致,这种安全仍将是非常脆弱的,救生员也完全可能一个接一个地溺毙。
2、新的医疗保险法案将让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预算赤字雪上加霜。要改善赤字的情况,唯有两个选择,一是开源,即大规模增加税收,一是节流,即要求政府主动削减开支。显而易见,这两者都不是增长的催化剂,相反,倒都将对消费开支产生釜底抽薪的影响。更不必说,这一切发生的时间,正是一个政府与市场之间互动联系最为密切的当口。
3、州一级政府的预算情况正在持续恶化之中。Pew Center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据估计,退休金债务缺口已经达到了4520亿美元的规模。尽管正如我早在今年一月所指出的,联邦政府完全可能采取救援的措施,但归根结底,这也只是政府将钱从一个口袋转到另外一个口袋而已。
4、公众的情绪往好听里说也只能算作是脆弱,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巨大的分裂已经在各个领域出现,民主党州与共和党州,投资大众与华尔街,富有者与贫穷者——更不必说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仇视和攻击正在造成不安的局面,经济上的痛苦总是能够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内因。
5、以着名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性指数计量,似乎市场上安于现状的情绪完全占据了上风。尽管我们确实曾经有过2004年到2006年那样波动性长时间低迷的周期,而且关于这一指标的意义,历来也不乏争论,可是无论怎样,风险溢价当前已经达到了2008年6月以来仅见的水平,而2008年6月,众所周知,正是金融危机大规模到来的前夜。
6、从丰田(TM)与美国,再到希腊与欧盟,保护主义的种子在各处生根发芽。唯有全球化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潮流。
7、常规失业率数字已经接近10%,而在现实当中,其实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处于不充分就业的情况之下,比如虽然有一份工作,却没有干活,或者是已经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或者是人不能尽其才,或者是找不到全职而只能做兼职。
8、经济前景难以乐观。利率低到这个份上,除了上升已经不可能有别的变化。企业股票的市盈率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触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4年之前,除开德国和加拿大之外,工业化七国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便将达到甚至超过100%。
9、国会监督委员会发出警告,称2011年年初时,银行业仅仅商业房地产一个方面的亏损就将达到3000亿美元。这些贷款当中大约半数都集中在那些较小的机构身上,后者的总资产也不过只有不到100亿美元,而他们同时还拥有大约半数的小企业贷款。
10、现在,一些人已经开始淡忘住宅市场的危机了,然而,这一危机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大量的住宅抵押债券依然存在,这些债券往好听里说是定价值得怀疑,往难听里说,根本就是毒药,可就是这些毒药,现在依然盘踞在各家私营和上市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盘踞在全美各处的银行账户当中。
那么,所有这一切是否意味着这个系统在得到我们的真正修缮之前便将崩溃呢?当然并非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一旦我们真正开始冷静下来,就会对债务问题投以勐药,而这就将创造出足够的机会。
当然,这需要五年到七年的时间,而且前景也不是那么好预测的。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和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多线作战的能力,我们必须同时处理若干问题:货币汇率的重新定位,信贷问题,500万亿美元的全球衍生产品,对立尖锐的监管改革,社会心理的改变,地缘政治的脆弱,一级各种贸易相关问题,等等。
那么,我们在最终的审判到来之前是否还会看到股市的上涨呢?我们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的市场再也不是那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我们必须对金融等式的两边都予以足够的重视。考虑到我们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们在面对各种彼此矛盾的信息和数据时,我们只能采取一种态度,即谨慎从事,步步为营。
现在,第一季度已经走到尾声,各个投资顾问都开始抓紧时间营造好的表现数据,市场心理开始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因素。整体而言,在最近一轮的财报季当中,基本面和表现数据还是超越了普遍预期的,牛派已经欣喜地看到标準普尔500指数越过了1150点的关口(1200点将是下一个阻力位)。尽管美国国内的市场动力已经就位,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外的应和。
如果你想要知道近期该如何行动,我觉得,在季度结束之前,标普500指数将很难到达1200点,而那些追求表现数据的经理人则将受到挫折。我们必须明白,当标普500指数达到1150点的时候,大量的空头部位都已经补进,使得未来的自然需求大大减少了。有鉴于此,我们将密切关注第二季度的资金流动情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了解四月之后的市场表现趋势。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段非常独特的时期,前景充满了风险,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时刻对自己发出告诫。我并不会将信任全部交托给专家,我更相信,我们应该根据研究提前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自己对自己的金融选择负责。 (本文作者:Todd Harrison)
仅供参考!
这就让我回忆起了2008年9月,当时,鉴于8710亿美元企业债券将于年底到期,我们也曾经发出过类似的警告。我们那时认为,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信贷毒瘤逐渐蔓延开来,蚕食我们金融机体的健康部分,一是发生休克性的事故,使得整个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
对于卡西迪这种信贷峰顶将要发生雪崩的预测,我不能不表示同意。由于相关风险已经从企业方面转移到海外投资者那里,雪崩的规模和后果还将变得更为巨大和復杂。尽管将现在的情况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多少会让人感到惊慌,但是真正精明的投资者确实都在持续监控着企业信贷情况,将其作为股市低迷时期开始的风向标。
眼下,股市刚刚创下近十八个月以来的新高,在这当口,投资者不可能不开始思考我们还残留多少上涨的机会,毕竟企业很快就将不得不面对严酷的债务问题了。股市若还想找到上涨的空间,就需要信贷市场表现出超现实的力量。
难道说,刚刚出现的好心情真的要被一阵风吹散了吗?
毋庸赘言,至少在过去一年当中,牛派是真正的胜利者。无论对于这现实的各种解释是否能够让你接受,但是归根结底,股价才是最终的指标。市场是永远不会错的,仅仅依靠理念不可能赚到钱。
就企业信贷问题说来,其实投资者才是关键,因此,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等待市场的恐怕很难是什么好运。以下我将举出十条理由,来说明我们所真正经历的,其实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熊市,至于近期的好运,只不过是一次短短的周期性牛市而已。
1、虽然希腊已经获得了相当规模的援助,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他们有大约200亿欧元的债务将于四月和五月到期。希腊的问题绝不会只蔓延到自己的国境为止。即便是如我们的善良预期,相关各方可以达成一致,这种安全仍将是非常脆弱的,救生员也完全可能一个接一个地溺毙。
2、新的医疗保险法案将让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预算赤字雪上加霜。要改善赤字的情况,唯有两个选择,一是开源,即大规模增加税收,一是节流,即要求政府主动削减开支。显而易见,这两者都不是增长的催化剂,相反,倒都将对消费开支产生釜底抽薪的影响。更不必说,这一切发生的时间,正是一个政府与市场之间互动联系最为密切的当口。
3、州一级政府的预算情况正在持续恶化之中。Pew Center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据估计,退休金债务缺口已经达到了4520亿美元的规模。尽管正如我早在今年一月所指出的,联邦政府完全可能采取救援的措施,但归根结底,这也只是政府将钱从一个口袋转到另外一个口袋而已。
4、公众的情绪往好听里说也只能算作是脆弱,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巨大的分裂已经在各个领域出现,民主党州与共和党州,投资大众与华尔街,富有者与贫穷者——更不必说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仇视和攻击正在造成不安的局面,经济上的痛苦总是能够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内因。
5、以着名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性指数计量,似乎市场上安于现状的情绪完全占据了上风。尽管我们确实曾经有过2004年到2006年那样波动性长时间低迷的周期,而且关于这一指标的意义,历来也不乏争论,可是无论怎样,风险溢价当前已经达到了2008年6月以来仅见的水平,而2008年6月,众所周知,正是金融危机大规模到来的前夜。
6、从丰田(TM)与美国,再到希腊与欧盟,保护主义的种子在各处生根发芽。唯有全球化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潮流。
7、常规失业率数字已经接近10%,而在现实当中,其实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处于不充分就业的情况之下,比如虽然有一份工作,却没有干活,或者是已经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或者是人不能尽其才,或者是找不到全职而只能做兼职。
8、经济前景难以乐观。利率低到这个份上,除了上升已经不可能有别的变化。企业股票的市盈率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触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4年之前,除开德国和加拿大之外,工业化七国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便将达到甚至超过100%。
9、国会监督委员会发出警告,称2011年年初时,银行业仅仅商业房地产一个方面的亏损就将达到3000亿美元。这些贷款当中大约半数都集中在那些较小的机构身上,后者的总资产也不过只有不到100亿美元,而他们同时还拥有大约半数的小企业贷款。
10、现在,一些人已经开始淡忘住宅市场的危机了,然而,这一危机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大量的住宅抵押债券依然存在,这些债券往好听里说是定价值得怀疑,往难听里说,根本就是毒药,可就是这些毒药,现在依然盘踞在各家私营和上市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盘踞在全美各处的银行账户当中。
那么,所有这一切是否意味着这个系统在得到我们的真正修缮之前便将崩溃呢?当然并非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一旦我们真正开始冷静下来,就会对债务问题投以勐药,而这就将创造出足够的机会。
当然,这需要五年到七年的时间,而且前景也不是那么好预测的。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和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多线作战的能力,我们必须同时处理若干问题:货币汇率的重新定位,信贷问题,500万亿美元的全球衍生产品,对立尖锐的监管改革,社会心理的改变,地缘政治的脆弱,一级各种贸易相关问题,等等。
那么,我们在最终的审判到来之前是否还会看到股市的上涨呢?我们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的市场再也不是那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我们必须对金融等式的两边都予以足够的重视。考虑到我们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们在面对各种彼此矛盾的信息和数据时,我们只能采取一种态度,即谨慎从事,步步为营。
现在,第一季度已经走到尾声,各个投资顾问都开始抓紧时间营造好的表现数据,市场心理开始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因素。整体而言,在最近一轮的财报季当中,基本面和表现数据还是超越了普遍预期的,牛派已经欣喜地看到标準普尔500指数越过了1150点的关口(1200点将是下一个阻力位)。尽管美国国内的市场动力已经就位,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外的应和。
如果你想要知道近期该如何行动,我觉得,在季度结束之前,标普500指数将很难到达1200点,而那些追求表现数据的经理人则将受到挫折。我们必须明白,当标普500指数达到1150点的时候,大量的空头部位都已经补进,使得未来的自然需求大大减少了。有鉴于此,我们将密切关注第二季度的资金流动情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了解四月之后的市场表现趋势。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段非常独特的时期,前景充满了风险,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时刻对自己发出告诫。我并不会将信任全部交托给专家,我更相信,我们应该根据研究提前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自己对自己的金融选择负责。 (本文作者:Todd Harrison)
仅供参考!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节选)
致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股东:
2009年,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净值增长了218亿美元,从而使我们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每股均上涨19.8%。在过去45年间,即现任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账面价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0.3%。(本报告中所有每股数据适用于伯克希尔的A股,B股数据为A股的1/1500。)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
将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我们的标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如果我们的股东持有某一指数基金几乎不费什么代价就能赶上我们公司的业绩,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因为我们仅仅创造同样绩效而掏钱购买我们的股票?
对于我们而言,难度更大的决定是如何衡量伯克希尔相比标普500指数的进步。衡量我们每年进步的理想标准,或许是伯克希尔股票每股内在价值的变动,奈何这一价值的计算方法难以与精确搭边,所以我们运用了一个粗略的替代标准——每股的账面价值。此外,大多数企业股票的账面价值都低估了内在价值,在伯克希尔当然也是如此。总的说来,我们业务的价值要比其账面价值高得多,而且在我们十分重要的保险业务中差额庞大。
一个大的负面因素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我们的业绩优势大幅减少,这一令人不快的趋势势必会持续下去。可以肯定的是,伯克希尔拥有许多出众的业务和一批真正优秀的经理人,并以一种不同寻常的企业文化运营,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干。查理和我相信,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继续创造出好于平均水平的业绩。但是,巨大数额已经形成扎根,而我们的未来优势(如果有的话)会是我们的一小部分传统优势。
我们有所不为
很久以前,查理制订了自己最远大的雄心:“我只想知道我将丧生何处,那么我就绝不会去那个地方。”查理和我避开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业务的公司,无论他们的产品可能多么激动人心。过去,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预测到汽车(1910年)、飞机(1930年)和电视机(1950年)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未来则会包含会扼杀所有进军这些行业公司的竞争动力,即使幸存者也常常是鲜血淋漓地离开。
由于成群竞争者争夺主导权,查理和我能够明确预见某个行业未来会强劲增长,并不意味我们能够判断其利润率和资本回报会是多少。在伯克希尔,我们将坚持投资其未来数十年的利润前途似乎可合理预测的行业。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犯下许多错误。
我们绝不会依赖陌生人的善举。“大到不能倒”,不会是伯克希尔的退路。反之,我们可以想象的现金需求与自身的流动性相比微不足道,这是我们的事务安排方式。此外,我们量多且多样化的业务的收益将不断注入新的流动性。
我们往往让自己的众多分支自主经营,我们不会实行任何程度的监督和监视。这意味着我们有时会很晚才发现管理层问题,偶尔他们的运营和资本方面的决策,如果事先要我们给予建议的话我们可能不会同意。然而,我们大多数经理人都很好运用了我们授予的自主权,保持着一种在大型机构鲜见的、以股东为导向的珍贵态度。我们宁愿承受一些糟糕决策造成的有形代价,也不愿遭受由于僵化的官僚作风而决策过于迟缓或者根本没有决策带来的大量无形代价。
关于房产泡沫
当前,整个住宅建筑行业的杂乱局面主要源于两个原因。首先,行业发展前景取决于美国经济能否实现复苏,它决定了美国所需的住房数量。2009年,55.4万套的市场新建房屋创下了近50年来的最低纪录。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住房市场年供应量约为200万套,但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量每年仅为120万套,所以人们认为新建住房下降是一个好现象。供求不平衡的状态持续几年后,国家必然要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
我们的国家理智地选择“减少新建房屋数量,使其增长率低于家庭组建率”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住房价格将会远远低于泡沫时期水平,当然,这在给售房者或信贷方造成损失的同时,能够使购房者从中受益。事实上,几年前那些无法承担购房压力的家庭现在发现拥有一套住房成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破裂。
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受政府通过房地美及房利美表现出来的条例控制,其信贷标准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他们担保的抵押贷款能够实现证券化,并且实际上均将其转变成联邦政府义务。拥有资格享有这种担保的房屋购买者,可以获得利率仅为5.25%的30年期贷款。此外,作为维持超低利率水平的举措之一,目前这种贷款已大量被美联储购买。
相比而言,几乎很少企业建造房屋的购房者有资格获得受此担保的抵押贷款,他们所要负担的利率水平达到了9%。对于那些采取现金支付方式的购房者,Clayton的住房拥有着极高的购买价值,然而,如果购房者需要申请住房抵押贷款,事实上大部分购房者都属于后者,那么,利率上的差距足以抵消企业建造住房在价格上的吸引力。
我的几个观点
我认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主管委员如果没有建议CEO为风险承担全部责任,那么他们就是不负责任的。如果CEO不能胜任这项任务,那么他应该担任其他的工作。如果他无法做到,而政府需要投入资金的话,他和他的委员会应该承担很大责任。
我曾参加过几十次股东会,讨论认购方案,通常,一些价格高昂的投资银行给主管们提供咨询。不可避免的,银行家向股东会详细评估了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强调其价值远远比市场价值合理。在长达五十年的股东生涯中,我从没听到任何投资银行(或管理层)讨论公司所得到的真实价值。当交易涉及认购方股票的发行时,他们只使用市场价值,甚至在知道认购方股票被严重低估时仍然这么做。当股票被低估时,而主管从顾问获得理性意见的方法看起来只有一种了,雇佣第二顾问,来反对提议的认购案,若交易不成交则得到酬劳。没有这个,我们得到的建议永远都是,“不要问理发师你是不是该理发了”。
沃伦·E·巴菲特
董事会主席
2010年2月26日
2009年,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净值增长了218亿美元,从而使我们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每股均上涨19.8%。在过去45年间,即现任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账面价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0.3%。(本报告中所有每股数据适用于伯克希尔的A股,B股数据为A股的1/1500。)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
将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我们的标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如果我们的股东持有某一指数基金几乎不费什么代价就能赶上我们公司的业绩,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因为我们仅仅创造同样绩效而掏钱购买我们的股票?
对于我们而言,难度更大的决定是如何衡量伯克希尔相比标普500指数的进步。衡量我们每年进步的理想标准,或许是伯克希尔股票每股内在价值的变动,奈何这一价值的计算方法难以与精确搭边,所以我们运用了一个粗略的替代标准——每股的账面价值。此外,大多数企业股票的账面价值都低估了内在价值,在伯克希尔当然也是如此。总的说来,我们业务的价值要比其账面价值高得多,而且在我们十分重要的保险业务中差额庞大。
一个大的负面因素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我们的业绩优势大幅减少,这一令人不快的趋势势必会持续下去。可以肯定的是,伯克希尔拥有许多出众的业务和一批真正优秀的经理人,并以一种不同寻常的企业文化运营,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干。查理和我相信,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继续创造出好于平均水平的业绩。但是,巨大数额已经形成扎根,而我们的未来优势(如果有的话)会是我们的一小部分传统优势。
我们有所不为
很久以前,查理制订了自己最远大的雄心:“我只想知道我将丧生何处,那么我就绝不会去那个地方。”查理和我避开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业务的公司,无论他们的产品可能多么激动人心。过去,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预测到汽车(1910年)、飞机(1930年)和电视机(1950年)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未来则会包含会扼杀所有进军这些行业公司的竞争动力,即使幸存者也常常是鲜血淋漓地离开。
由于成群竞争者争夺主导权,查理和我能够明确预见某个行业未来会强劲增长,并不意味我们能够判断其利润率和资本回报会是多少。在伯克希尔,我们将坚持投资其未来数十年的利润前途似乎可合理预测的行业。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犯下许多错误。
我们绝不会依赖陌生人的善举。“大到不能倒”,不会是伯克希尔的退路。反之,我们可以想象的现金需求与自身的流动性相比微不足道,这是我们的事务安排方式。此外,我们量多且多样化的业务的收益将不断注入新的流动性。
我们往往让自己的众多分支自主经营,我们不会实行任何程度的监督和监视。这意味着我们有时会很晚才发现管理层问题,偶尔他们的运营和资本方面的决策,如果事先要我们给予建议的话我们可能不会同意。然而,我们大多数经理人都很好运用了我们授予的自主权,保持着一种在大型机构鲜见的、以股东为导向的珍贵态度。我们宁愿承受一些糟糕决策造成的有形代价,也不愿遭受由于僵化的官僚作风而决策过于迟缓或者根本没有决策带来的大量无形代价。
关于房产泡沫
当前,整个住宅建筑行业的杂乱局面主要源于两个原因。首先,行业发展前景取决于美国经济能否实现复苏,它决定了美国所需的住房数量。2009年,55.4万套的市场新建房屋创下了近50年来的最低纪录。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住房市场年供应量约为200万套,但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量每年仅为120万套,所以人们认为新建住房下降是一个好现象。供求不平衡的状态持续几年后,国家必然要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
我们的国家理智地选择“减少新建房屋数量,使其增长率低于家庭组建率”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住房价格将会远远低于泡沫时期水平,当然,这在给售房者或信贷方造成损失的同时,能够使购房者从中受益。事实上,几年前那些无法承担购房压力的家庭现在发现拥有一套住房成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破裂。
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受政府通过房地美及房利美表现出来的条例控制,其信贷标准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他们担保的抵押贷款能够实现证券化,并且实际上均将其转变成联邦政府义务。拥有资格享有这种担保的房屋购买者,可以获得利率仅为5.25%的30年期贷款。此外,作为维持超低利率水平的举措之一,目前这种贷款已大量被美联储购买。
相比而言,几乎很少企业建造房屋的购房者有资格获得受此担保的抵押贷款,他们所要负担的利率水平达到了9%。对于那些采取现金支付方式的购房者,Clayton的住房拥有着极高的购买价值,然而,如果购房者需要申请住房抵押贷款,事实上大部分购房者都属于后者,那么,利率上的差距足以抵消企业建造住房在价格上的吸引力。
我的几个观点
我认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主管委员如果没有建议CEO为风险承担全部责任,那么他们就是不负责任的。如果CEO不能胜任这项任务,那么他应该担任其他的工作。如果他无法做到,而政府需要投入资金的话,他和他的委员会应该承担很大责任。
我曾参加过几十次股东会,讨论认购方案,通常,一些价格高昂的投资银行给主管们提供咨询。不可避免的,银行家向股东会详细评估了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强调其价值远远比市场价值合理。在长达五十年的股东生涯中,我从没听到任何投资银行(或管理层)讨论公司所得到的真实价值。当交易涉及认购方股票的发行时,他们只使用市场价值,甚至在知道认购方股票被严重低估时仍然这么做。当股票被低估时,而主管从顾问获得理性意见的方法看起来只有一种了,雇佣第二顾问,来反对提议的认购案,若交易不成交则得到酬劳。没有这个,我们得到的建议永远都是,“不要问理发师你是不是该理发了”。
沃伦·E·巴菲特
董事会主席
2010年2月26日
学巴菲特从垃圾处理业中“淘宝”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错误地称为“价值投资者”。其实他不是──至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不是了。
在我看来,价值投资者买进资产的原因是资产价值低于其一望便知的价值。一个基本的例子就是,一家公司在银行有一亿美元现金,无负债,而其市值为5,000万美元(通常在市场低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是很好的价值投资对象。只要不出现亏损,最终其价值至少会达到其一亿美元的现金水平。
价值投资者使用的另一个标准是市盈率。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仅为五倍(比如说其收益为1,000万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那它通常也是不错的买进对象。
此外还有更多内容,不过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就是这些了。
巴菲特更多的是一位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投资者。他长线投资的特性意味着他通常不会如价值投资者一样行事:在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进;当它达到应有的价值时卖出。他手中资金太多,因此着眼也更长远。
以下是一些例子: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喝调味碳酸饮料。
从投资角度:当其他投资者全都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时,巴菲特却在买进。
统计学角度:全世界所有人最终都会用上信用卡。
投资角度:买进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股票。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初首次买进美国运通时,它正处于“色拉油丑闻”之中。投资者们对其股票避之犹恐不及。巴菲特站在他最喜欢的餐馆的收银机后面,看到使用美国运通信用卡的人为数甚众,因而判定使用美国运通卡的风潮肯定不会消退。
统计学角度:世上所有人最终都会使用一次性剃须刀(至少是所有的男性)。
投资角度:吉列(Gillette)当时正在抵挡投机者的恶意收购。巴菲特以救星姿态出现,买进了一大批优先股,在几年后转换为普通股并继续持有,直至吉列被宝洁(Procter & Gamble)收购。
统计学角度:中国将继续大量消耗美国商品。
投资角度:买进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的股票。中国需求的商品通过这家公司从美国中西部运到西海岸的港口装船。
那么,最新的人口统计学说明了什么呢?
美国的固体废物人均产生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与1960年相比,美国人在人口增长不到一倍的情况下,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两倍,达到四亿吨。美国的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
巴菲特可能走他的桥牌牌友、前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老路。和其他从软件工程师转型为商业巨子的人士一样,盖茨也有自己的资金管理公司卡斯凯德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s),并通过它进行投资。卡斯凯德曾经是垃圾处理企业Allied Waste最大的股东,在Republic Service Group将其收购后,卡斯凯德又成了Republic Service Group最大的股东。此外,盖茨还拥有另一家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股权。
盖茨还早就抢先于巴菲特吸纳了多家铁路公司的股权,特别是参股了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巴菲特曾经说过,希望自己在盖茨首次买进铁路类股时就开始投资这一领域。
最新的报告显示,盖茨持有Republic Service Group 5,700万股股票,巴菲特的持股量也从360万股上升到了830万股。
巴菲特还增持了数据与文件存储服务提供商Iron Mountain Inc.的股票。这家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信息管理服务外,还为客户进行安全的信息粉碎处理服务。盖茨还通过他的基金会持股Waste Management公司。
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巴菲特要怎么做,还想看看惯于跟风巴菲特的基金将有何动作。
结果我发现,通常追随巴菲特的对冲基金正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的股票。拥有4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Bridger Management也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Casella Waste和Waste Connections的股票,此外这家公司还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和Republic Service Group的股票。
继互联网泡沫之后,垃圾处理行业或许是从人口统计学上看来最有“钱途”的行业了。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那么跟定巴菲特、盖茨或他们的追随者才是上上策。
(本文作者 James Altucher 是另类资产管理公司Formula Capital的执行合伙人,还是投资策略问题作家。不同于道琼斯记者,他可能投资了上文所提及的股票。)
仅供参考!
在我看来,价值投资者买进资产的原因是资产价值低于其一望便知的价值。一个基本的例子就是,一家公司在银行有一亿美元现金,无负债,而其市值为5,000万美元(通常在市场低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是很好的价值投资对象。只要不出现亏损,最终其价值至少会达到其一亿美元的现金水平。
价值投资者使用的另一个标准是市盈率。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仅为五倍(比如说其收益为1,000万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那它通常也是不错的买进对象。
此外还有更多内容,不过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就是这些了。
巴菲特更多的是一位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投资者。他长线投资的特性意味着他通常不会如价值投资者一样行事:在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进;当它达到应有的价值时卖出。他手中资金太多,因此着眼也更长远。
以下是一些例子: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喝调味碳酸饮料。
从投资角度:当其他投资者全都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时,巴菲特却在买进。
统计学角度:全世界所有人最终都会用上信用卡。
投资角度:买进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股票。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初首次买进美国运通时,它正处于“色拉油丑闻”之中。投资者们对其股票避之犹恐不及。巴菲特站在他最喜欢的餐馆的收银机后面,看到使用美国运通信用卡的人为数甚众,因而判定使用美国运通卡的风潮肯定不会消退。
统计学角度:世上所有人最终都会使用一次性剃须刀(至少是所有的男性)。
投资角度:吉列(Gillette)当时正在抵挡投机者的恶意收购。巴菲特以救星姿态出现,买进了一大批优先股,在几年后转换为普通股并继续持有,直至吉列被宝洁(Procter & Gamble)收购。
统计学角度:中国将继续大量消耗美国商品。
投资角度:买进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的股票。中国需求的商品通过这家公司从美国中西部运到西海岸的港口装船。
那么,最新的人口统计学说明了什么呢?
美国的固体废物人均产生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与1960年相比,美国人在人口增长不到一倍的情况下,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两倍,达到四亿吨。美国的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
巴菲特可能走他的桥牌牌友、前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老路。和其他从软件工程师转型为商业巨子的人士一样,盖茨也有自己的资金管理公司卡斯凯德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s),并通过它进行投资。卡斯凯德曾经是垃圾处理企业Allied Waste最大的股东,在Republic Service Group将其收购后,卡斯凯德又成了Republic Service Group最大的股东。此外,盖茨还拥有另一家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股权。
盖茨还早就抢先于巴菲特吸纳了多家铁路公司的股权,特别是参股了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巴菲特曾经说过,希望自己在盖茨首次买进铁路类股时就开始投资这一领域。
最新的报告显示,盖茨持有Republic Service Group 5,700万股股票,巴菲特的持股量也从360万股上升到了830万股。
巴菲特还增持了数据与文件存储服务提供商Iron Mountain Inc.的股票。这家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信息管理服务外,还为客户进行安全的信息粉碎处理服务。盖茨还通过他的基金会持股Waste Management公司。
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巴菲特要怎么做,还想看看惯于跟风巴菲特的基金将有何动作。
结果我发现,通常追随巴菲特的对冲基金正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的股票。拥有4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Bridger Management也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Casella Waste和Waste Connections的股票,此外这家公司还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和Republic Service Group的股票。
继互联网泡沫之后,垃圾处理行业或许是从人口统计学上看来最有“钱途”的行业了。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那么跟定巴菲特、盖茨或他们的追随者才是上上策。
(本文作者 James Altucher 是另类资产管理公司Formula Capital的执行合伙人,还是投资策略问题作家。不同于道琼斯记者,他可能投资了上文所提及的股票。)
仅供参考!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股市黄金美元走势分析
着名贵金属和能源分析师克里斯·弗穆伦(Chris Vermeulen)3月8日对最近股市、黄金和美元的走势作出了技术分析和评论。
上周市场走势激动人心,我们看到股市和黄金均收盘站上了2月高点,确认了新的上升趋势。现在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市场还有多大上升空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能够对市场风险和是否值得在当前点位入场做出一个评判。下面是我对股指当前点位(上周五收盘)的一些看法:
1 市场在时线图和日线图上已经极端超买。在当前点位买进纯属追高,风险大于潜在回报。
2 小型股炙手可热,已经创出今年新高。这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样,在经过如此迅勐的上涨之后,在当前位置买进风险过高,我们可能会看到近期成果被迅速全部蒸发。
3 过去3周成交量一直低于均值。在我看到价格缩量上涨的时候,我往往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旦上攻走势成穷弩之木,价格将会迅速下跌。
各大股指21个交易日走势对比图
下面这张图形对比了过去21个交易日来纳指、纽交所综合指数、罗素2000指数、道指、标普500指数和Amex指数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周罗素2000指数(小型股)和纳指(科技股)表现抢眼,而大型股走势落后。这说明交易者和投资者信心十足,敢于吸纳更高风险的股票。这对大市是有利的,因为小型股在上涨和下跌行情中往往都是领先大盘的。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低量上涨,这是我不喜欢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小型股在美元升值的时候往往表现更好,因为它们不是跨国公司,不存在汇兑问题。因此小型股这一波上涨让我有些怀疑,到底是美元将要延续上涨趋势呢,还是投资者真的在放心地购买更高风险的股票?
上周黄金有所斩获,不过似乎大部分资金都流到小型股那里去了。我们来看看黄金的看涨图形。这是一个非常标準的“牛旗”形态:ABC回调、突破趋势线、在支撑区域出现反转烛线。我长期看涨黄金,但我认为未来2-3周可能会出现横盘或下跌走势,以消化最近的上涨。
美元指数周线图
过去几个月里,我曾经多次贴出下面这张图,关键阻力位在81点。美元最近的价格走势非常有利,现在正在这一关键阻力位下方形成一个旗形。我感觉美元接下来要掉头向下,不过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準确答案。如果美元向上突破,将给股市和贵金属带来巨大压力。
上周五的大涨可能会延续到周一甚至周二。原因很简单,散户交易者和投资者看到价格上涨会很兴奋,因此会吸引他们的资金进入市场。
简单来讲,我感觉市场已经超买。除了罗素2000,所有主要股指都处于阻力位,而且成交量低于均值。我将耐心等待本周行情的进展,然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增加多头仓位。
上周市场走势激动人心,我们看到股市和黄金均收盘站上了2月高点,确认了新的上升趋势。现在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市场还有多大上升空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能够对市场风险和是否值得在当前点位入场做出一个评判。下面是我对股指当前点位(上周五收盘)的一些看法:
1 市场在时线图和日线图上已经极端超买。在当前点位买进纯属追高,风险大于潜在回报。
2 小型股炙手可热,已经创出今年新高。这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样,在经过如此迅勐的上涨之后,在当前位置买进风险过高,我们可能会看到近期成果被迅速全部蒸发。
3 过去3周成交量一直低于均值。在我看到价格缩量上涨的时候,我往往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旦上攻走势成穷弩之木,价格将会迅速下跌。
各大股指21个交易日走势对比图
下面这张图形对比了过去21个交易日来纳指、纽交所综合指数、罗素2000指数、道指、标普500指数和Amex指数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周罗素2000指数(小型股)和纳指(科技股)表现抢眼,而大型股走势落后。这说明交易者和投资者信心十足,敢于吸纳更高风险的股票。这对大市是有利的,因为小型股在上涨和下跌行情中往往都是领先大盘的。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低量上涨,这是我不喜欢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小型股在美元升值的时候往往表现更好,因为它们不是跨国公司,不存在汇兑问题。因此小型股这一波上涨让我有些怀疑,到底是美元将要延续上涨趋势呢,还是投资者真的在放心地购买更高风险的股票?
黄金ETF日线图(GLD)
上周黄金有所斩获,不过似乎大部分资金都流到小型股那里去了。我们来看看黄金的看涨图形。这是一个非常标準的“牛旗”形态:ABC回调、突破趋势线、在支撑区域出现反转烛线。我长期看涨黄金,但我认为未来2-3周可能会出现横盘或下跌走势,以消化最近的上涨。
过去几个月里,我曾经多次贴出下面这张图,关键阻力位在81点。美元最近的价格走势非常有利,现在正在这一关键阻力位下方形成一个旗形。我感觉美元接下来要掉头向下,不过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準确答案。如果美元向上突破,将给股市和贵金属带来巨大压力。
交易总结:
上周五的大涨可能会延续到周一甚至周二。原因很简单,散户交易者和投资者看到价格上涨会很兴奋,因此会吸引他们的资金进入市场。
简单来讲,我感觉市场已经超买。除了罗素2000,所有主要股指都处于阻力位,而且成交量低于均值。我将耐心等待本周行情的进展,然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增加多头仓位。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积极投资与消极投资
在共同基金世界当中,过去十年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指数基金的地盘明显增加了。
这显然是说明,有更多的投资者已经放弃了超越大市的想法,而是觉得能够获得和大市相当的回报率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击败市场已经变得更加容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晨星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晨星基金流量与投资趋势》,在报告当中介绍了积极管理共同基金和消极管理共同基金的相对市场份额变化。
晨星公司的计算结果是,十年之前,美国共同基金行业超过89%的资产都属于那些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经理人旗下,他们的目标就是汲汲于击败相应的市场基準指标。然而,到了十年之后的2009年年底,积极管理基金的市场份额已经缩减到了78%。
这一变化,其规模是非常惊人的,目前,那22%消极管理的共同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万7000亿美元。
关键在于,更多的人转向了消极管理基金,这是否会使得超越大市变得容易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令人好奇的问题,市场之所以有所谓充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投资者都希望获得超过买进持有策略的表现——尽管多少具有一点讽刺意味,但是这确实意味着,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指数基金,那么市场的确是很容易击败的。
不过,现在就转这样的念头显然并不合适。
事实上,现在仍然有远远超过必需程度的资金依然是以超越大市为运作的目标,这就使得市场的效率和过去并无本质差别。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前,投资于积极管理基金当中的资金额度仍然是极为巨大的,根据晨星公司的计算,大约有6万亿美元的样子。
此外,廷特(Larry Tint)的研究更提醒我们,那些以击败市场为目标的经理人们,他们进行交易的频繁程度,现在更超过十年之前。廷特是一家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公司Quantal International的董事长,以前还担任过巴克莱国际投资的副董事长兼美国首席执行官。
因此,即便积极管理基金的市场份额较之十年之前已经明显缩水,但是平均而言,这些基金经理人的激进程度较之十年之前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彼此抵消掉了,最终使得市场效率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廷特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现在的价格确定效率和十年前并无差别,甚至还强过十年前。”
那么,要击败市场究竟有多难?
我自己追踪投资通讯行业的表现已经超过三十年了,我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角度看来,大约每五位投资顾问当中只能有一位获得超过买进持有指数基金的表现。当然,这不意味着市场是不可战胜的,只是在这方面,概率显然不是我们的朋友。
更加遗憾的是,虽然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对我们不利的概率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同时发生的另外一些事情又带来了消极的变化,可能会抵消前者而有馀。(作者:Mark Hulbert)
这显然是说明,有更多的投资者已经放弃了超越大市的想法,而是觉得能够获得和大市相当的回报率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击败市场已经变得更加容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晨星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晨星基金流量与投资趋势》,在报告当中介绍了积极管理共同基金和消极管理共同基金的相对市场份额变化。
晨星公司的计算结果是,十年之前,美国共同基金行业超过89%的资产都属于那些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经理人旗下,他们的目标就是汲汲于击败相应的市场基準指标。然而,到了十年之后的2009年年底,积极管理基金的市场份额已经缩减到了78%。
这一变化,其规模是非常惊人的,目前,那22%消极管理的共同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万7000亿美元。
关键在于,更多的人转向了消极管理基金,这是否会使得超越大市变得容易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令人好奇的问题,市场之所以有所谓充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投资者都希望获得超过买进持有策略的表现——尽管多少具有一点讽刺意味,但是这确实意味着,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指数基金,那么市场的确是很容易击败的。
不过,现在就转这样的念头显然并不合适。
事实上,现在仍然有远远超过必需程度的资金依然是以超越大市为运作的目标,这就使得市场的效率和过去并无本质差别。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前,投资于积极管理基金当中的资金额度仍然是极为巨大的,根据晨星公司的计算,大约有6万亿美元的样子。
此外,廷特(Larry Tint)的研究更提醒我们,那些以击败市场为目标的经理人们,他们进行交易的频繁程度,现在更超过十年之前。廷特是一家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公司Quantal International的董事长,以前还担任过巴克莱国际投资的副董事长兼美国首席执行官。
因此,即便积极管理基金的市场份额较之十年之前已经明显缩水,但是平均而言,这些基金经理人的激进程度较之十年之前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彼此抵消掉了,最终使得市场效率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廷特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现在的价格确定效率和十年前并无差别,甚至还强过十年前。”
那么,要击败市场究竟有多难?
我自己追踪投资通讯行业的表现已经超过三十年了,我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角度看来,大约每五位投资顾问当中只能有一位获得超过买进持有指数基金的表现。当然,这不意味着市场是不可战胜的,只是在这方面,概率显然不是我们的朋友。
更加遗憾的是,虽然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对我们不利的概率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同时发生的另外一些事情又带来了消极的变化,可能会抵消前者而有馀。(作者:Mark Hulbert)
道指狗股策略新编
这一次,“道指狗股”的投资者们怕是选错了目标。
所谓的“道指狗股”投资策略诞生于大约二十年之前,具体做法就是每年购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中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在一年加一天的时间之后卖出(这样就可以享受优惠的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了),然后便周而復始。
这一策略的目标,用其发明者欧希金斯(Michael B. O'Higgins)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整体回报表现上“跑赢道琼斯指数”。
众所周知,所有以超越大盘为目标的策略,都是有些时候行之有效,而有些时候就不那么让人满意了。欧希金斯在他《跑赢道琼斯指数》(Beating the Dow)的2000年版当中指出,从1973年到1998年的二十六年当中,除开八个投资周期之外,这一策略在其他所有周期当中的表现都要好于道指,而且他更强调,有那么几年,策略的领先幅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这一策略是如此广泛流行,以至于道琼斯也开始构筑指数来追踪它了,受到追踪的既有最初的投资十支股票的原始策略,也有投资十支股票中价格最低的五支的变种。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让人满意,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
演变
在从1988年到2009年的二十二年当中,十支股票策略只有九个年头的表现要好于道指本身。五支股票策略的情况要好一点,在十二个年头中的表现都好于道指。不过,整体而言,两者也都是一样,其实践者并不能够获得好于道指的整体回报。
具体说来,计入股价涨幅和股息等因素,道指自身在这段时间内的整体回报率为837.4%,年平均回报率为10.7%。与此同时,十支股票策略的整体回报率为658%,年平均回报率为9.6%;五支股票策略的整体回报率为683%,年平均回报率为9.8%。
截至二月底,十支股票策略的回报率为0.63%,而同期之内,道指自身则亏损0.47%。假如这一趋势能够延续下去,今年我们或许就将看到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狗股跑赢道指的局面。
那么,狗股的优势为什么消失了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过去二十年间,无论道指本身还是这个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希金斯自己就发现,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回购股票的做法,而这显然是有助于投资者资本利得增长的。不过与此同时,股息在整体投资回报当中的作用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也就意味着狗股策略效果的削弱。
至于道指自身,现在它有五支成份股都是来自科技行业,而欧希金斯开创这一策略时,道指中的科技类股只有一支。最近一支加入道指的科技类股是去年夏天到位的思科系统(CSCO)。科技类股从来不曾出现在十支或者五支狗股当中,即便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股息都非常有限,或者根本就不派息。然而,在道指截至2009年底的近十年表现当中,科技类股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收益
不过,即便如此,狗股策略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道指是由三十支声名显赫、久经考验的蓝筹股构成,这些成份股的风险可谓是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那些短期内不受市场青睐的股票来投资——不受青睐这一点,由股息收益率较高就可得到证明——投资者自然可以比较安心地相信,股息被削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或者是企业和股票迟早会走出当前的低迷。(当然,投资者也不可以完全百分之百地放心,比如通用汽车和花旗(C)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忘记。)
本质上说来,这一策略就是等待表现不及平均水準的这些高收益率或者低股价股票回归正常水準的表现,甚至获得超水準的表现。当然,对这一点谁也不可能完全担保,但是归根结底,能够成为道指的成份股,已经是股票稳定性和弹性的一种证明了。
事实上,道指狗股策略的问题并非在于策略本身,而是在于它被定位为一种超越大市的手段。有了这个前提,它的历史表现记录看上去就不那么理想了,因此,现在或许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这个定位了。
为什么不能尝试着转变一下思路?我们不必再强求每三百六十七天锁定一次资本利得,我们只将它用作一个提升我们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工具,不是很好吗?这些都是派发股息的知名蓝筹股,而且其中一些的股息确实很有吸引力。
以下就是2009年12月31日时,专家为道指挑选的十支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及代码,还附有它们2月26日时的收盘价格(美元)和股息收益率(%):
AT&T T 24.81美元 6.77%
Verizon VZ 28.93 6.57
杜邦 DD 33.72 4.86
默沙东 MRK 36.88 4.12
辉瑞 PFE 17.55 4.10
卡夫 KFT 28.43 4.08
雪佛龙 CVX 72.30 3.76
麦当劳 MCD 63.85 3.45
家得宝 HD 31.20 3.03
波音 BA 63.16 2.66
这十支股票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为4.34%,相当于标準普尔500指数当前收益率的两倍以上,而且较之道指2009年3月底的收益率也有相当的优势。
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那股息收益率最高的五支,平均收益率5.28%,或者是股价最低的五支,平均收益率4.91%。
这种新的思考方法实际上是将狗股策略投资组合变成了一支股息收益型基金,只是成份股数量来得较少,收益率来得较高。相比之下,Vanguard Equity Income Fund的零售股(VEIPX)收益率2.76%,Fidelity Equity Income II Fund(FEQTX)收益率1.38%,都不及这些狗股——当然,这两支基金的多元化程度相对而言要充分得多。
变异
当然,这一策略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变异使用方法。比如,我们可以不像初始策略所要求的那样按照特定的时间出售这些股票,而是一直等到收益率更理想的新的备选者出现,或者是等待到无法拒绝的潜在资本利得出现。
假如我从2000年开始执行这样一个策略,那么现在我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应该是十七支。这一数字的前提是我没有重復持股(比如摩根大通(JPM),这十年中每一年都是狗股),而且我放弃了那些丧失道指成份股资格的股票。这一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率大约是在4%左右。
此外,若是有狗股调降了股息,只要股息收益率因此降低到了前十名之外,我就将它卖出。去年,通用电气(GE)将股息由每季度31美分削减到了10美分,但是与此同时,股价的下跌更加可观,因此股息收益率仍然有4.7%。在道琼斯指数网站提供的资料帮助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为道指成份股列出一个收益率排名。
整体而言,这种变异策略较之原始狗股策略更为灵活,而且操作成本也来得较低,这是因为省下了一部分交易佣金和资本利得税的缘故。
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投资组合不可以是我们股票投资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专注于收益。在当前利率如此之低的环境当中,股息的意义就尤其重要,这样一种做法不但能够提供充足的现金收益,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资本增值潜力,两者相加,魅力还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最好还是忘记超越大市的目标吧,获得来源稳定、规模可观的股息收益,难道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吗?
所谓的“道指狗股”投资策略诞生于大约二十年之前,具体做法就是每年购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中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在一年加一天的时间之后卖出(这样就可以享受优惠的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了),然后便周而復始。
这一策略的目标,用其发明者欧希金斯(Michael B. O'Higgins)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整体回报表现上“跑赢道琼斯指数”。
众所周知,所有以超越大盘为目标的策略,都是有些时候行之有效,而有些时候就不那么让人满意了。欧希金斯在他《跑赢道琼斯指数》(Beating the Dow)的2000年版当中指出,从1973年到1998年的二十六年当中,除开八个投资周期之外,这一策略在其他所有周期当中的表现都要好于道指,而且他更强调,有那么几年,策略的领先幅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这一策略是如此广泛流行,以至于道琼斯也开始构筑指数来追踪它了,受到追踪的既有最初的投资十支股票的原始策略,也有投资十支股票中价格最低的五支的变种。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让人满意,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
演变
在从1988年到2009年的二十二年当中,十支股票策略只有九个年头的表现要好于道指本身。五支股票策略的情况要好一点,在十二个年头中的表现都好于道指。不过,整体而言,两者也都是一样,其实践者并不能够获得好于道指的整体回报。
具体说来,计入股价涨幅和股息等因素,道指自身在这段时间内的整体回报率为837.4%,年平均回报率为10.7%。与此同时,十支股票策略的整体回报率为658%,年平均回报率为9.6%;五支股票策略的整体回报率为683%,年平均回报率为9.8%。
截至二月底,十支股票策略的回报率为0.63%,而同期之内,道指自身则亏损0.47%。假如这一趋势能够延续下去,今年我们或许就将看到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狗股跑赢道指的局面。
那么,狗股的优势为什么消失了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过去二十年间,无论道指本身还是这个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希金斯自己就发现,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回购股票的做法,而这显然是有助于投资者资本利得增长的。不过与此同时,股息在整体投资回报当中的作用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也就意味着狗股策略效果的削弱。
至于道指自身,现在它有五支成份股都是来自科技行业,而欧希金斯开创这一策略时,道指中的科技类股只有一支。最近一支加入道指的科技类股是去年夏天到位的思科系统(CSCO)。科技类股从来不曾出现在十支或者五支狗股当中,即便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股息都非常有限,或者根本就不派息。然而,在道指截至2009年底的近十年表现当中,科技类股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收益
不过,即便如此,狗股策略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道指是由三十支声名显赫、久经考验的蓝筹股构成,这些成份股的风险可谓是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那些短期内不受市场青睐的股票来投资——不受青睐这一点,由股息收益率较高就可得到证明——投资者自然可以比较安心地相信,股息被削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或者是企业和股票迟早会走出当前的低迷。(当然,投资者也不可以完全百分之百地放心,比如通用汽车和花旗(C)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忘记。)
本质上说来,这一策略就是等待表现不及平均水準的这些高收益率或者低股价股票回归正常水準的表现,甚至获得超水準的表现。当然,对这一点谁也不可能完全担保,但是归根结底,能够成为道指的成份股,已经是股票稳定性和弹性的一种证明了。
事实上,道指狗股策略的问题并非在于策略本身,而是在于它被定位为一种超越大市的手段。有了这个前提,它的历史表现记录看上去就不那么理想了,因此,现在或许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这个定位了。
为什么不能尝试着转变一下思路?我们不必再强求每三百六十七天锁定一次资本利得,我们只将它用作一个提升我们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工具,不是很好吗?这些都是派发股息的知名蓝筹股,而且其中一些的股息确实很有吸引力。
以下就是2009年12月31日时,专家为道指挑选的十支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及代码,还附有它们2月26日时的收盘价格(美元)和股息收益率(%):
AT&T T 24.81美元 6.77%
Verizon VZ 28.93 6.57
杜邦 DD 33.72 4.86
默沙东 MRK 36.88 4.12
辉瑞 PFE 17.55 4.10
卡夫 KFT 28.43 4.08
雪佛龙 CVX 72.30 3.76
麦当劳 MCD 63.85 3.45
家得宝 HD 31.20 3.03
波音 BA 63.16 2.66
这十支股票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为4.34%,相当于标準普尔500指数当前收益率的两倍以上,而且较之道指2009年3月底的收益率也有相当的优势。
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那股息收益率最高的五支,平均收益率5.28%,或者是股价最低的五支,平均收益率4.91%。
这种新的思考方法实际上是将狗股策略投资组合变成了一支股息收益型基金,只是成份股数量来得较少,收益率来得较高。相比之下,Vanguard Equity Income Fund的零售股(VEIPX)收益率2.76%,Fidelity Equity Income II Fund(FEQTX)收益率1.38%,都不及这些狗股——当然,这两支基金的多元化程度相对而言要充分得多。
变异
当然,这一策略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变异使用方法。比如,我们可以不像初始策略所要求的那样按照特定的时间出售这些股票,而是一直等到收益率更理想的新的备选者出现,或者是等待到无法拒绝的潜在资本利得出现。
假如我从2000年开始执行这样一个策略,那么现在我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应该是十七支。这一数字的前提是我没有重復持股(比如摩根大通(JPM),这十年中每一年都是狗股),而且我放弃了那些丧失道指成份股资格的股票。这一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率大约是在4%左右。
此外,若是有狗股调降了股息,只要股息收益率因此降低到了前十名之外,我就将它卖出。去年,通用电气(GE)将股息由每季度31美分削减到了10美分,但是与此同时,股价的下跌更加可观,因此股息收益率仍然有4.7%。在道琼斯指数网站提供的资料帮助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为道指成份股列出一个收益率排名。
整体而言,这种变异策略较之原始狗股策略更为灵活,而且操作成本也来得较低,这是因为省下了一部分交易佣金和资本利得税的缘故。
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投资组合不可以是我们股票投资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专注于收益。在当前利率如此之低的环境当中,股息的意义就尤其重要,这样一种做法不但能够提供充足的现金收益,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资本增值潜力,两者相加,魅力还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最好还是忘记超越大市的目标吧,获得来源稳定、规模可观的股息收益,难道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吗?
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美股2010年首轮调整结束?
到目前为止,股市在2010年的首轮调整还相当温和,但问题是这轮调整是否已结束?
继从1月中旬开始连续下跌四周后(跌幅达9%),标准普尔500指数现已回升6%,而且实现了连续第二周上涨。与政策面引发反弹之后出现的历次调整一样,引发这轮调整的导火索是投资者嗅到了政策趋紧的气息。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最先来自北京,而非华盛顿。
不过,就在上周,美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取消部分在信贷危机期间为重振市场而采取的非常规措施。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把向银行提供紧急贷款的贴现率由0.5%上调至0.75%。
此次上调贴现率的时间出人意料,很可能是为了试探市场会对事前未打招呼且力度暂时不会太大的政策调整作何反应。值得庆幸的是,股市的涨势因此放缓但并未消退。
与中国的情况一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之所以必须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无非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由兴到衰、由衰转兴式的波动。而美国1月份的消费价格仅上涨了0.2%,不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价格则出现了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跌。这意味着Fed仍有余地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
除上周五老虎伍兹(Tiger Woods)发表的道歉一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外,上周道琼斯指数一直稳步上扬,当周上涨303点,至10,402点,涨幅为3%。标准普尔500指数连续第二周走高,上涨了34点,至1109点,涨幅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60点,至2244点,涨幅2.8%,经受住了戴尔公司(Dell Inc.)利润率下滑所带来的冲击。罗素2000指数涨21点,至632点,涨幅3.4%。
在持续一个月处于50日移动均线下方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终于回到了这一备受瞩目的关口。创52周新高的成份股数量再次达到三位数,但低迷的成交量以及涨势缺少可信性仍令人担忧。
企业盈利状况似乎不错,至少就已发布的公司业绩而言。近68%的公司宣布第四财政季度利润高于预期,71%的公司收入超出目标。上调业绩预期的公司数量是下调预期的两倍。不过,投资者愈发担心,随着利率和税率不可避免地上升,企业如何能够维持这种赢利势头。
继从1月中旬开始连续下跌四周后(跌幅达9%),标准普尔500指数现已回升6%,而且实现了连续第二周上涨。与政策面引发反弹之后出现的历次调整一样,引发这轮调整的导火索是投资者嗅到了政策趋紧的气息。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最先来自北京,而非华盛顿。
不过,就在上周,美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取消部分在信贷危机期间为重振市场而采取的非常规措施。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把向银行提供紧急贷款的贴现率由0.5%上调至0.75%。
此次上调贴现率的时间出人意料,很可能是为了试探市场会对事前未打招呼且力度暂时不会太大的政策调整作何反应。值得庆幸的是,股市的涨势因此放缓但并未消退。
与中国的情况一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之所以必须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无非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由兴到衰、由衰转兴式的波动。而美国1月份的消费价格仅上涨了0.2%,不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价格则出现了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跌。这意味着Fed仍有余地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
除上周五老虎伍兹(Tiger Woods)发表的道歉一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外,上周道琼斯指数一直稳步上扬,当周上涨303点,至10,402点,涨幅为3%。标准普尔500指数连续第二周走高,上涨了34点,至1109点,涨幅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60点,至2244点,涨幅2.8%,经受住了戴尔公司(Dell Inc.)利润率下滑所带来的冲击。罗素2000指数涨21点,至632点,涨幅3.4%。
在持续一个月处于50日移动均线下方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终于回到了这一备受瞩目的关口。创52周新高的成份股数量再次达到三位数,但低迷的成交量以及涨势缺少可信性仍令人担忧。
企业盈利状况似乎不错,至少就已发布的公司业绩而言。近68%的公司宣布第四财政季度利润高于预期,71%的公司收入超出目标。上调业绩预期的公司数量是下调预期的两倍。不过,投资者愈发担心,随着利率和税率不可避免地上升,企业如何能够维持这种赢利势头。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