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王健教授 妙谈温哥华的中国文化


如果您经常聆听温市的华语收音电台,您很可能已经听到了太阳报的中文广告,并听到了广告中那一位出语成章,妙语连珠的广播主持人。


如果有人对您说,这位主持人在年幼时,一句中文也不会说,您会相信吗?

但这就是事实:该主持人就是温哥华与加拿大华裔社区中,大名鼎鼎的王健教授(Dr. Jan W. Walls)。

王教授的成就已经不用多说:他从事了中国和亚洲文化研究30多年,并曾在1981到1983年,上任加拿大驻中国使馆的文化参赞。在外交界以外,他也对北美和亚洲各地的文化发展有莫大的贡献,并对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中侨互助会,香港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温哥华中山公园和慈济教育协会都有重大影响。

在教育方面,他在卑诗省3大大学(UBC,西门费沙,维多利亚)都教书多年,培养了许多下一代的中国文化名家。在现在华语越来越重要的国际社会来说,王教授是一位先驱,替东西两方建立了无数桥梁。

喔,对了,他也讲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 他的口才相信比百分之99的华人都还要优秀 - 令人十分难以相信他的童年时光实在华人稀少的美国东南部南卡州(South Carolina)渡过。

“我在小学和中学时挺聪明的 - 但在读大学的第一年的时候,数学(代数,algebra)就学不好。我当时就决定,我的学科必须离数学越远越好,”王教授笑着回忆说。

“对我来说,学习中国文化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样 - 你一开始只学一点,但有趣的东西乐学越多,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结果,我就不知不觉的从大学学到研究所,然后在学到博士的学位。”

王教授在印第安那州结束大学教育后,就在1970年带着全家资产 - 一部金龟车和数不清的丛书 - 移居卑诗省,展开了他的教授生涯。他表示,当时温哥华的华裔社区远比现在为小。

”当时温哥华的华裔人口与现在不能相比,就像美国东南部和中西部的华裔人口与当时的温哥华不可相比一样,“ 王教授表示。”我开始在UBC教课时,一开始的学生大部分是嬉皮(hippie)人士或是学习亚洲哲学的学生。“

当然,现在的大温地区已经不是这个模样了。大温地区的华裔人口在过去20年暴涨(人口统计显示本地华裔人口已经接近40万),而王教授也表示,当他在2006年从西门费沙大学退休时,学习中文的学生已经大增,并来自各种背景和各种学科。

但王教授也表示,他对许多本地第2代华裔人士不会讲中文的现象感到担忧。他透露,北美州的教育太过单语言化,而本地教育领导阶级的官员必须考虑加强培养温哥华地区的多元文化本质。

他表示,这不光是为了保护大温地区的多元文化,而是对亚洲 - 尤其是中国 - 的经济发展和相连的贸易机会做出明智的投资。

”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要求高中学生毕业前,学会至少3种语言。如果你在只能用一种语言的笼子里,而有会讲2种语言的人与你抢饭碗,你的竞争能力就比别人弱了许多。“

但王教授也表示,他了解中国文化本身的复杂性。

”加拿大的华裔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现在的社区内没有’名副其实‘的华人 - 他们可能来自中国各地,可能来自香港,可能来自台湾,南洋,也可能在这里土生土长。我认为,华裔社区必须注重新的自我认同概念 - 不要以’是‘,而以’又‘为自认基础。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又是加拿大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